理天遊記(第六回)

2011010610:00
第六回 遊靈山聽 佛陀說法(二)

濟公活佛 降     乙丑年六月廿二日天筆蔡生扶

  偈曰:靈山說法述因由。四大皆空向真求。

     迷昧本來生死墜。迴光返照樂無憂。

濟佛曰:哈哈!世上偏有許多人該找的不找,不該找的

    偏偏找。

蔡生曰:恩師又講玄機了。

濟佛曰:中午有一位女信士來到聖天堂二樓拜拜,把錢

    包放在神桌上,就匆匆忙忙想回家,當她走到

    樓下才想到錢包沒拿,於是趕緊回來拿,還好

    聖天堂沒有三隻手胡貪心鬼,物歸原主是理所

    當然之事,

蔡生曰:喔!原來是這種事,但是東西掉了馬上知道回

    來找,這表示這位女信士還很靈敏呀!

濟佛曰:是的!世人每在掉了錢物之時,都顯得非常的

    靈敏,像今天這位女信士錢包放在二樓,走到

    樓下知道錢包掉了。但是自己的佛性掉了,恐

    怕走到自己的老家,還不曉得找?這不是一件

    非常耐人尋味的事嗎?可是愚痴的人們就是這

    麼可憐,只知道珍惜金銀財寶,不知道珍惜自

    性永恒極樂,不是甚為悲哀嗎?

蔡生曰:恩師說得有道理?「貪著身外物,失卻掌中珠

    。」本來就是如此,愚徒也經常犯上這些毛病

    ,這些毛病,有時想想總覺得很慚愧。

濟佛曰:不打自招,還算老實,俗務纏擾,使你身心皆

    疲,心境也影響甚多,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

    只要你能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心心相印,佛

    佛相應,心境自然寬闊,不會為俗務纏身而產

    生厭煩之念。

蔡生曰:是的!感謝 恩師的教誨。

濟佛曰:說到該找的不找,不該找的偏偏找,這些事,

    在二千多年前佛陀住世的時候,就經常發生過

    。如有一次,印度的某村落,每月必須舉行一

    次晚會,只要有興趣的男士攜帶妻眷一起參加

    即可,常時有一位青年也很想參加晚會,可是

    自己尚未娶妻,於是他就想到一個方法,就是

    化錢僱了一位卑賤的女人冒充自己的妻子,好

    讓自己可以參加晚會,而且還有個舞伴。當明

    月當空,星光閃爍之際,大家狂歡熱舞,鑼鼓

    暄天,在盛夏的夜晚,不覺感到汗如雨下,有

    的索性就脫去了外衣跑到河裡沐浴,玩得正高

    興的女眷們看到了,也互助仿傚紛紛的脫去首

    飾及外衣一起往河裡玩水,當他們玩得興高釆

    烈一起上岸穿衣的時候,忽然發現有些首飾不

    見了,更發現未娶妻的青年所帶來的女子失蹤

    了,所以她嫌疑最大,於是大家分成幾路到林

    間搜索此女子的下落,有一路家眷們一直尋找

    到恒河岸邊,看到月光下有一位修道人正在坐

    禪,其實那就是佛陀,於是這群家眷就上前詢

    問:「有沒有看到一位女人從這裡經過。」佛

    陀說:「你們在三更半夜尋找一位女人,到底

    是為了什麼事?」這群家眷說:「因為她竊取

    我們的首飾啊!」佛陀以溫和的口氣說:「你

    們僅為了首飾被偷,就惶惶不安,不知首飾仍

    屬身外之物,更不知人一旦丟了自性佛寶,就

    要丟了自己永恒的安住之所,流浪三途六道,

    永難超生,況且丟了首飾還可以用錢再買,但

    是丟了自性佛寶,是用錢買不到的,你們難道

    不知嗎?」這群家眷說:「我們不知道呀!請

    修道人為我們開示吧!」於是佛陀就為他們開

    示了佛法,讓他們法喜充滿,進而追隨佛陀出

    家,做為佛陀弟子。所以世人認為金銀財寶是

    最寶貴的東西,而不知金銀財寶只是身外的物

    質,是膚淺的,是短暫的。只有身內的自性佛

    寶,才是踏實的、是長遠的。可是世人不知此

    理而一再迷戀世間的一切,讓貪瞋痴愛的雜草

    欉生,讓酒色財氣的毒素蔓延,讓燈紅酒綠迷

    惑整個心胸,讓寶貴的光陰一再流失,讓歲月

    帶走你的一切,這是何等的愚痴啊!

蔡生曰:恩師說得也是,社會上的五顏六色實在太迷人

    了,世人生活在萬花筒中,經常迷失自我,這

    也是常有之事。

濟佛曰:賢徒如此之說,難道你也有此種經驗嗎?

蔡生曰:哈哈!恩師問起此問題,真叫我難以回答,可

    是我的一言一行相信恩師是最了解的,應該不

    必在著書中提出來才是吧!

濟佛曰:說得也是,那麼不談了,著書要緊。

蔡生曰:遵命!愚徒已坐穩蓮台,請 恩師起程吧!…

    …喔!對了, 恩師今天大概要帶我去見佛陀

    吧!

濟佛曰:賢徒你等不及了嗎?

蔡生曰:難得有此機緣,那當然呀!

濟佛曰: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幻……。」今天

    為了普度眾生,為了三根普被,才設下扶鸞闡

    教法門,更以靈遊方式著作寶書,其目的是以

    生動活潑的方式引人引物引事引境來闡述真理

    ,讓初入門者也可以從初淺的文詞進入深奧的

    佛典,進而能修身養性,邁入佛道。現在如果

    也有此貪妄外境的思想,將會引導好奇之人也

    想看看心外的靈界,這將使世人步入魔境,這

    點為師如果不在書中特別強調是不行的。

蔡生曰:為什麼?

濟佛曰:因為佛云「是法非法」,由此可知佛陀講的佛

    法只是權巧方便法門,只是引導世人步入正道

    ,了悟佛法,探求佛性,自性自度的法門。況

    且人人皆有佛牲,個個自性具足,只是具足之

    佛性受到三毒(貪,瞋,痴。)四相(我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五蘊(色、受、想

    、行、識。)六蔽(慳貪、破戒、瞋恚、憐念

    、散亂、愚痴。)所蒙蔽,所以才難以顯現真

    如之佛性。故 佛說法引萬法歸一心,說種種

    法治種種病,如方才吾所說之三毒就要以三學

    (戒、定、慧。)去破除貪、瞋、痴。四相就

    要以四不可得(一、常年少不可得口。二、常

    無病不可得。三、長壽不可得。四、不死不可

    得。)更以四念為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去破除四相。五蘊就

    要以五觀(一、觀佛說真諦之理可聞。二、觀

    佛十清淨可住。三、觀佛智慧廣大可學。四、

    觀佛力無量可拔,五、觀佛大慈大悲可救。)

    去破除五蘊。六蔽就要以六度(布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去度脫。故法如

    筏,渡河須筏,過河捨筏。世人在苦海之中須

    要筏(法),度脫苦海(成道)不用筏(法)

    是同樣的道理。這就是佛云「是法非法。」的

    圓通道理,可是在這末法時期,正法、邪法、

    是法、非法四處可聞,世人經常受到以上種種

    法而疑惑困頓,不知何去何從。哈哈!而不知

    「是法已非法,更何況非法更非法;是法即當

    捨,更何況非法更當捨。」何必為了種種法而

    迷失自我。

蔡生曰:恩師之言,真有震聾啟瞶之功能,現在學道之

    人,的確常被一些危言聳聽的道理給嚇倒了,

    常使自己在道途上自縛自束,舉步維艱,不知

    何去何從,而不知如如本性已在內心深處嗤笑

    假我的虛幻心(識神)真會捉弄人。真我(佛

    )在你的本性之中一點也沒離開你,你為什麼

    還不知。

濟佛曰:那麼賢徒現在是否還會一心想見佛陀?

蔡生曰:不會了。

濟佛曰:既然有正見正思維,不迷惑的心思,使命現前

    這正是靈遊的好時機,我倆已在佛陀的靈山說

    法之處了。

蔡生曰:哇!此場面雖無寬大的殿堂,可是高高的天就

    是大殿,寬寬的地就是大地毯,人間的巧奪天

    工那能比大自然的莊嚴美妙。佛陀坐在說法場

    上,千百億金色光氣,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八

    萬四千相好,自然現前。

濟佛曰:佛陀正在說法,我倆就地而坐吧!

蔡生曰:是的,能聽佛陀說法,真是榮幸之至。

    (此時濟佛與蔡生經過幾位菩薩的安排,在佛

    陀的說法會場一角坐下,蔡生摒息而聽,在莊

    嚴的會場上諸天聖眾,有菩薩、羅漢、天仙、

    天神、天將、大善人等,場面之大,嘆為觀止

    。……過一會兒濟佛眼看時間差不多了,為了

    不影響莊嚴法會的氣氛,示意蔡生離開會場。

    幾位菩薩看到遠來之客即要離開,相互問訊。

    ……濟佛與蔡生在剎那間已共乘蓮台從虛空中

    ,如電光火石,轉眼間已到聖天堂。

濟佛曰:今天帶你來見識見識而已,因為時間不多,下

    同再來親訪佛陀好了。

蔡生曰:謝謝 恩師。

濟佛曰:聖天堂已到,蔡生下蓮台,魂魄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