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天遊記(第廿一回)

2011010610:00
第廿一回 訪 觀世音菩薩(三)

濟公活佛 降     丙寅年三月十五日天筆蔡生扶

  偈曰:因緣教化顯圓通。慈悲攝受得和融。

     宗教平等勿爭氣。毀謗攻擊失包容。

濟佛曰:記得有一位法師在台上講完宗教的問題時,台

    下有許多非佛教信徒站起來問法師說:「法師

    您認為信○○教、○○道好不好。」台上的法

    從容不迫的回答說:「信○○教、○○道也很

    好,但是如果想進一步深入探究真理,在佛法

    經典中更能找出滿意的答案。」法師以溫和、

    包容的態度,答覆非佛教信徒,更能讓非佛教

    信徒接受。反之宗教家如以尖銳、苛責的口氣

    來反駁異教徒,將使他人反感。

    因為宗教家必須具有高度的修養及包容的雅量

    ,絕對不可以毀謗、攻擊、諷刺作為標謗自我

    的排他手段,否則就失去宗教的和平,失去和

    平即帶來不安,有不安即有紛爭,有紛爭即生

    戰亂,這都是為了維護自我「以牙還牙」的強

    烈反應結果。如中東地區的戰亂,就是與宗教

    信仰有關。而宗教的目的是為世人謀福利,謀

    福利必先倡導和平,況且宗教是沒有對與錯的

    ,而是境界不同的差距而已,例如智慧高的人

    與智慧低的人,有不同的抱負、見解、理想,

    這是看法的層次不同。智慧高的人抱負大、理

    想遠、見解深;智慧低的人抱負小、理想近、

    見解淺。但只要智慧高的人包容智慧低的人,

    智慧低的人包容智慧高的人,大家都能和平相

    處。

    宗教也是一樣,各宗各教應該和平相處,如果

    只是固執成見、攻擊毀謗,這怎能感化世人,

    又怎能讓人接受,所以說「道」本是圓通的,

    本是共同的,就像空氣一樣,大家都可以呼吸

    ,並不是東方人才能呼吸空氣,西方人不能呼

    吸空氣。只是不要把空氣污染變成污煙障氣,

    這才是最終目標。

蔡生曰:恩師所言甚是,宗教所負的使命,是度化眾生

    ,淨化社會人心,發揚人性的光輝使人人知足

    守己,社會祥和安定,及將人間化成淨土世界

    ,也就是「大同世界」。

濟佛曰:所以做為一個佈道者,必須是仁慈的、博愛的

    、包容的、犧牲的、奉獻的。在心性方面必須

    是開悟的、圓通的。在有以上認識之後,才能

    做到如何犧牲小我及完成大我,這才是佈道者

    的風範。否則互相排斥,進而激烈到水火不容

    的地步,像這樣心量狹窄的表現,在弘道方面

    怎能讓人心服口服呢?因此要度化眾生,必須

    從自身做起,務忍做到清心寡欲,不可同流合

    污才行;更不可私心作祟,應要做到忍辱負重

    、大公無私,這才是佈道者的風範。

蔡生曰:如觀世音菩薩慈悲攝化,無論是佛教徒、非佛

    教徒,或智慧高、智慧低,皆以方便因緣,隨

    機度化。尤以前兩回聽觀世音菩薩對宗教的啟

    示後,使弟子有意猶未盡之感,未知今日能否

    再訪觀世音菩薩,讓弟子能更了解菩薩對宗教

    的看法。

濟佛曰: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是眾生心靈的依附,世

    人的救星,賢徒既然想了解菩薩的心量,今天

    就往道家修道院聽菩薩是如何講道的。

蔡生曰:那真是求之不得了。

濟佛曰:準備妥當就起程了。

蔡生曰:是!可以起程了。

濟佛曰:前面是道家的修道院,觀世音菩薩今日受聘來

    此講道。

    (此時有數位大仙看到濟佛來到,前來迎接。

    )

濟佛曰:諸位道友可免多禮;因著書因緣前來貴地,打

    擾甚多請包涵。

大仙曰:活佛今日來到,歡迎都來不及了,請坐並用茗

    。

蔡生曰:恩師在此用茗,弟子去聽菩薩如何向道家修道

    士開示。

濟佛曰:好的。

    (此時有幾位道童前來引導蔡生前往修道院,

    眼見道院內有數千人正在聚精會神聽觀世音菩

    薩講道。蔡生在道童的安排下坐在修道院的後

    方,不敢影響菩薩講道的莊嚴氣氛。只見觀世

    音菩薩在台上以慈悲及莊嚴法相,舌燦金蓮聲

    音宏亮又柔細的開示說:各位應該了解道家清

    淨經所云:「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經中分

    別已說出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但是各位每言

    得道,皆要所得,而不知凡是得道之人本性之

    中如如自在,一切具足,不須要什麼東西添加

    才能得道,也不是得到什麼東西才是「得道」

    ,如果得到稀世法寶就自稱得道,已不了解得

    道的真義了。

    金剛經云:「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以上經文分明記載「如果有人說

    :如來得無上正等正覺,是如來得到稀世法寶

    ,所以才得道,其實不是的,其實沒有什麼法

    寶可以讓如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因此在本性

    中,如果產生所得之心,即是一種執著,所以

    證悟真理即是無所得之時,而於本性之中堪然

    常寂,不染不著,不取不捨,如其本來,此才

    是「得道」,因此一切法,皆是因緣假相,是

    方便法門而已,不可執著。如明師一指即是一

    種假相,此一指即是指向人人自我本性,認此

    自我本性,方是了悟明師一指之用意,如果修

    道之人,以為受明師一指就表示自己已經得道

    ,而洋洋得意,進而瞧不起任何人,這就錯了

    ,相對的,如果受明師一指,而了悟「佛在靈

    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

    ,只在靈山塔下修。」而進入行住坐臥不離自

    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此才是得道之真實意

    義,故明師一指之得道,是以有形有相而悟入

    無形無相,若不得由此契入真機,就像一位無

    知的小孩問大人說「我」字是代表什麼,大人

    就以手指頭指向孩童,無知的小孩還不知「我

    」就是「自己」,還以為手指頭是「我」,而

    到處宣揚「原來『我』字的意思就是手指頭」

    ,不是要讓人啼笑皆非嗎?

    就如同世人都將自己的身體代表「我」,而不

    知自己的身體並不是真我,而是假我,為什麼

    呢?

    譬如戰場上的士兵在打仗時,不幸被敵人砍斷

    一隻手,他說:「我的手沒有了。」再砍下一

    隻腳,他又說:「我的腳沒有了。」。由此可

    知身體是假我,世人都把他當成真我,直到被

    敵人砍下頭的時候,才了悟「我沒有了」。世

    人也是如此,往往以自己假我去作惡造業,一

    旦身體老化了,僵硬了,死了,才了悟「我沒

    有了」,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萬般帶不去

    ,唯有業隨身。」到時才痛哭流涕,後悔已遲

    。今天修道人都是先知先覺之人,所以才能了

    悟人生,早日邁向修道之路,但無知的世人,

    仍然不知肉體本是虛假不實,不是甚為悲哀嗎

    ?

    所以以身體去追求慾望享樂,而左思右想是「

    假我」;以靈性去追求光明大道,而達到如如

    自在是「真我」,也就是人人皆有的真如佛性

    ,是心是佛就是祂,人人可成佛也是祂,菩提

    自性也是祂,萬法唯心也是祂。

    (觀世音菩薩早已知道濟佛來到,蔡生也在修

    道院中聽法,所以話題就說到娑婆世界的修道

    問題上,以便能加入書中,讓眾生受益。

    又菩薩講道如一瀉千里般的,道理源源不斷,

    使聽者皆能法喜充滿,蔡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濟佛在招待所中,眼看時間也差不多了,就在

    諸位大仙的陪伴下來到修道院,菩薩知道濟佛

    為了著書辛苦來到,本想提早將講道結束,又

    看蔡生已在道童的陪伴下已走出道院,菩薩與

    濟佛心照不宣,相互問訊,菩薩即繼續講道。

    濟佛與蔡生在大仙與道童的禮送中,返回台中

    聖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