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天遊記(第十二回)

2011010610:00
第十二回 遊彌勒淨土世界(三)

濟公活佛 降     乙丑年十月初一日天筆蔡生扶

  偈曰:人人本有牟尼珠。照耀佛性遍光明。

     只因三毒貪瞋痴。矇蔽遮蓋墮幽冥。

濟佛曰:從前有一位父親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吃苦耐

    勞,能夠學得一技之長,以便將來可以開創事

    業,所以就把他送到一位遠親家裡學習技藝。

    可是,不巧隔年這位父親便去世了,一些親友

    也趕快轉告他的兒子回來辦理喪事。

    於是這位青年聽到此消息,就趕快回家辦理父

    親喪事,才發現他父親留下一隻大鐵櫃及一張

    字條寫著「低心下氣」。但是這位青年一直想

    著鐵櫃反而不去關心「低心下氣」這句遺言。

    心裡直想「這鐵櫃裡面一定放了不少寶物,如

    果我請人來打開,那麼櫃子裡的財寶就曝光了

    ,那多不安全。」於是就想自己把它打開,但

    是鐵櫃太厚了,也太重了,這位青年無論怎麼

    敲,怎麼打,還是打不開,他失望之餘,每天

    失魂落魄的過日子。

    突然他想到「低心下氣」四個字……喔!對了

    ,父親生前留下遺言,要我「低心下氣」莫非

    是要我低心下氣的請示別人,但是要請示誰才

    可靠呢?於是他才想到出家人是最可靠的。 

    所以他在附近的地方找到一座佛寺,請示寺裡

    的師父,把父親留下的鐵櫃及遺言告訴了師父

    。

    師父告訴他:「阿彌陀佛!年青人,你父親要

    你「低心下氣」,莫非就是要你」低下頭,熄

    去心頭火。」你就會發現鐵櫃的鑰匙。

    這位青年,就照著師父所說的話,低下頭,熄

    去心頭火,果然看到鐵櫃下面夾著一隻鑰匙,

    也就打開了父親留下的鐵櫃,更得到了一切的

    財寶,作為他以後創業的資本。

    佛云:「人人皆有佛性」,可見人人皆有牟尼

    寶珠,更由此可知佛性及牟尼寶珠是與生俱來

    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可成佛,只是這顆

    牟尼寶珠不能發出智慧的光輝,那是因為牟尼

    寶珠被三毒(貪、瞋、痴)給鎖住了,無論你

    怎麼打,怎麼敲,三毒的鐵櫃是打不開的,也

    唯有放下頑強的固執心「低心下氣」的去看經

    典善書或請示師父,才能打開三毒的鐵櫃,發

    揮牟尼寶珠的智慧光芒。

蔡生曰:哈哈!師父的智慧果然高明,講故事還附帶寓

    意甚深的道理?的確也是,人人皆有佛性,但

    是佛性都被遮蔽了,必須以自性的牟尼寶珠去

    普照它,才能使佛性更顯現。

濟佛曰:好了!著書時間已到,賢徒準備起程。

蔡生曰:弟子已安坐蓮台,請 恩師出發吧!(眼看濟

    佛與蔡生如一縷輕煙般飄失於南贍部洲又出現

    於兜率天的彌勒淨土世界,有十多位羅漢早已

    預知濟佛來到,所以已準備迎接,並互相行禮

    問訊……。之後,蔡生似有疑問請示諸位羅漢

    。)

蔡生曰:弟子請問諸位 尊者,在書本上或口頭上常有

    許多人引用「龍華三會」這四個字,是否可請

    諸位 尊者開示呢?

羅漢曰:好的!所謂「龍華三會」是指彌勒菩薩將於未

    來五十六億萬年後才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

    大轉法輪,「龍華」是樹名,其樹枝幹高大雄

    偉壯碩,如龍盤空之狀,而且開滿燦爛之花朵

    ,又能結豐碩之果實。「三會」乃是有三次說

    法大會,度人無數之意,其實當來下生彌勒佛

    將來下生人間何止說法三次,只是這三次的說

    法能度無量無邊眾生,所以又有稱為「龍華證

    果」。

蔡生曰:為什麼人間成佛者,須住兜率天呢?

羅漢曰:賢生問得甚好,因為「無色界」已入無形,空

    寂了無,不能說法。「色界」雖有色身但深入

    禪味,難以利益廣大眾生。所以下生人間成佛

    者皆先居住於兜率天,如釋迦牟尼佛在未成佛

    前,亦是先居住兜率內院。然後在二千多年前

    下生在南印度為淨飯王的太子,最後更在菩提

    樹下證得正等正覺的佛果。

    彌勒菩薩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也體悟人世間的

    生滅無常,為了追隨佛陀出家,因而捨棄一切

    人間的享受,掃去塵欲,至心虔誠的皈依佛陀

    座下,成為祂的出家弟子。

蔡生曰:請問 尊者,佛陀的出家弟子很多,為什麼只

    有彌勒菩薩會成為釋迦牟尼佛之後的成佛接棒

    人。

羅漢曰:差哉!善哉!賢生問得好,這一切都是因緣因

    果關係的促成,想當初釋迦牟尼佛與彌勒菩薩

    曾在弗沙佛座下,同發菩提心,同有一顆普度

    眾生的心,更同有一心成佛的願望,只是後來

    彌勒菩薩一時貪於名聞利養,所以至今尚未成

    佛,而釋迦牟尼佛則精進,忍辱修持,所以早

    一步成為賢劫的第四位佛,彌勒菩薩則成為第

    五位佛。

蔡生曰:再請問 尊者,人間都把彌勒菩薩的形像,塑

    造成袒胸露腹的模樣,這是為什麼?

羅漢曰:這是因為彌勒菩薩曾經化身示現人間,有一次

    祂以長耳袒胸露腹,左持錫杖荷著布袋,右手

    提著羅漢珠,四處托缽行乞,一有多餘食物則

    放入布袋之中,因此人稱為「布袋和尚」。有

    一天祂走入浙江省天童寺的五觀堂(出家人吃

    飯的飯廳)就坐在中央的首座上,這時僧值師

    看到了,就立刻前去喊祂下來,又叫行堂師把

    祂拖下來,但是布袋和尚坐著就像磐石一樣,

    動也不動,這時候僧植師非常生氣,伸手就往

    布袋和尚的耳朵一拉,想把祂拉出去,於是轉

    身就往外面走,想不到布袋和尚的耳朵被僧值

    師拖了一丈多遠,身體仍然坐得好好的,一群

    出家人看得都嚇壞了。

    這時候方丈和尚(寺主)來了,僧值師還以為

    方丈和尚會給布袋和尚一巴掌,那裡知道反而

    對布袋和尚說:「請寬怒他們的無知吧!」於

    是布袋和尚每到午供的時候就坐在中央的首座

    上。

    有一天祂坐在殿前,向大眾告辭,並留下一段

    遺偈: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於人,時人自不識。」

    就此坐化而去。

    從此以後寺院的五觀堂中都紛紛供奉彌勤菩薩

    聖像,而且還以布袋和尚的模樣供奉呢!彌勒

    菩薩以布袋和尚大肚包容的模樣乃是要世人,

    心胸寬大,包容萬物,如有一段忍辱偈曰: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少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彌勒菩薩以布袈和尚滿腔歡喜的模樣,乃是要

    世人,面露笑容去待人接物,不要愁眉苦臉,

    面帶感傷。因為「眼前都是有緣人,怎不滿腔

    勸喜;世上盡多難耐事,何妨大肚包容。」

蔡生曰:是的!正如人間有許多當來下生彌勒佛的對聯

    ,是這樣寫著:

    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又有一幅對聯:

    大肚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羅漢曰:因此彌勒菩薩化身示現人間是有祂的教化意義

    的,而且彌勒菩薩在多劫以來,即修行慈心三

    昧,如心地觀經云:「彌勒菩薩慈氏尊,從初

    發心不食肉。」由以上兩句經文,即可得知彌

    勒菩薩從初發心即不食肉,所以祂常說:「我

    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這就是一切眾生本

    性平等,無有高下的原理。

    彌勒菩薩又以「梅怛利那」為姓,「阿逸多」

    為名,「梅怛利那」翻譯成中文為「慈氏」。

    「阿逸多」翻譯成中文是「無能勝」。為何彌

    勒菩薩以慈氏為姓,乃是二千多年前彌勒菩薩

    出生在波羅奈國劫波利村的波婆利大婆羅門家

    時,其母個性一向不柔順,但是自從懷下彌勒

    菩薩時,心地變得非常慈悲柔順,所以就以慈

    氏為姓。以「無能勝」為名,乃是彌勒菩薩擁

    護眾生,至慈至極,沒有人能勝過她,所以才

    稱祂名為「無能勝」,由以下這段偈頌,作為

    慈悲無能勝的表達,是最恰當不過了。這段偈

    頌是前太虛大師所作的。

    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

    以及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

    處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

    晝夜恆說不退行,無數方便度人天。

    彌勒菩薩如此的慈悲,如此的為慾界眾生擁護

    度化,所以慾界有情眾生,當常常繫念祂,親

    近祂,稱念祂(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修諸

    功德,斷諸惡業,發四弘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有一天善德聚成,功圓果滿,上生兜率陀天,

    過知足、喜悅、清靜的日子。

濟佛曰:賢徒!時候不早了。

    (此刻蔡生彬彬有禮向諸羅漢頂禮辭行,濟佛

    亦即刻帶引蔡生回南贍部洲。)

濟佛曰:聖天堂已到,賢徒下蓮台,魂魄投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