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命程定論

2010082910:00
[ 因果命程定論 ] 觀世音菩薩、勇筆王奇謀主著

因果命程定論 目錄
< 恭接著書玉旨 >
< 恭接懿旨 >
< 南無寶生佛 序 >
< 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 序 >
< 觀音菩薩 自序 >
< 第一章 命運與因果 >
< 第二章 運程之靈數 >
< 第三章 福祿之分際 >
< 第四章 事業之興敗 >
< 第五章 家運之共業 >
< 第六章 家運之盛衰 >
< 第七章 姻緣之緣機 >
< 第八章 夫妻緣、相欠債 >
< 第九章 善惡緣之形成 >
< 第十章 災難之共業 >
< 第十一章 共惡之浩劫 >
< 第十二章 因緣之牽引因果 >
< 第十三章 財庫之形成 >
< 第十四章 口業之影響 >
< 第十五章 福報之資糧 >
< 第十六章 晦運之牽引 >
< 第十七章 賦性之由來 >
< 第十八章 善牽惡引之分別 >
< 第十九章 處處桃花是惡緣 >
< 第廿章 病劫之由來 >
< 第廿一章 癌瘤之形成 >
< 第廿二章 得失轉變之關鍵動力 >
< 第廿三章 轉換命程之關鍵動力 >
< 第廿四章 陰德 >
< 第廿五章 何謂新造因 >
< 第廿六章 念力與業力 >
< 第廿七章 勿逆而餒 >
< 第廿八章 勿順而乖 >
< 第廿九章 因果不能滅 >
< 第三十章 考關 >
< 第卅一章 總論 >
< 朱熹夫子 後敘 >
< 呂仙祖 篇後語 >
< 南華帝君 跋 >

註:本書由拱衡堂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恭接玉旨

欽差金闕諸葛上相 降 

詩曰:天命長頒一道場。恩庥廣澤在鸞堂。

   闡明因果醒迷意。定論堪能轉禍殃。

聖示:吾今夜賚詔頒敕,是為著書 玉旨,玉詔開宣,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痌瘝萬眾,無時不以蒼生為念,際值末法,大開普渡之門,雖然
 五大正教暨各宗教賢士英才,無不盡心代天宣化,弘傳大道福音。然而,
 眾生積累無數輪迴之業因,乃致苦海沈淪,雖有上根弘法、中根護法,但
 仍然無數眾生受盡報業所苦。非上天不仁,實乃造業有自牽引其果。爾堂
 懿敕恭領 母命廿餘年來著書不斷,普化眾生,建功厥偉,足堪天命畀眷
 。故再賜旨一道派命著書,並聘由 觀世音菩薩為主著仙師,派命正鸞勇
 筆王生為主著正鸞,為期一年,題其顏曰《因果命程定論》。希爾神人用
 命,書成普化,再作論功行賞。

  欽哉 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己丑年三月廿三日

恭接 懿旨

欽差無極麻仙姑 降 

詩曰:無極洪慈降賜來。著書護法免其災。

   賢生黎庶同誠願。普化堪期志不灰。

聖示:吾今夜乃奉 母命,頒賜貴堂奉 玉旨著作新書《因果命程定論》之
   懿旨及其凡例。懿旨開宣,神人俯伏!

  欽 奉

無極皇母大天尊 懿曰:

娘居理域無極天中,盼望靈兒返鄉,然則數歷混沌,回鄉面母者少。究其因
 原,乃係諸眾靈兒牽纏因果輪迴報象,乃致苦海浮沉,靈慧日漸流失。今
 爾堂恭奉 玉旨開著新書《因果命程定論》,並由觀世音菩薩四度主著因
 果叢書,實為難得,且將為諸眾靈兒,再開返鄉光明捷徑。

娘心甚悅,乃准頒賜凡例如下:

 凡在著書期間,舉凡諸眾靈兒有事業、運程、家庭、命關、災禍、劫厄,
以迄修子考關,均可專案上呈。責由懿敕拱衡堂主席關卿全權處理,並將通
告三曹各司,盡予配合;有礙天律、不能周全,可准上呈懿前。

 凡著書之間,助印是書者,准予比照前三部因果書所求,但本書增新例。

 凡以因果受報,均屬有其年限,今准予助印是書而縮減,改變其年限,可
以改變最短為二個月,則得化轉此事;需經冥司及人間神祗配合者,將由懿
命通告協助。

 凡在著書期間,有所孝心求壽者,准予殊例通告 昊天盡速裁准,除非冥
司發報已經註成命絕,不在此列。

 凡著書期間求福消病劫者,准由爾堂主席關卿全權裁准,有干天律者,准
予上呈懿前。

 凡在著書期間,不論爾堂門下或各地善眾,有解說以助闡明因果迷惑者,
未成,但積十件者,准賜一祿;有成者一件賜一祿。

 以上凡例適用於是書翻印期間,用此殊恩,乃在勉爾諸眾賢兒集結大願力
,共善共誠,裨利成就解開諸眾兒女受因果牽擾之苦。

 懿哉 勿忽 叩首謝恩

天運歲次己丑年三月廿三日

南無寶生佛 降 

 為《因果命程定論》作 序

  因果者,種是因,得其果。然則,歷經輪迴,其果報現象,乃加上許多
客觀因素,諸如環境、民情等等,卻又產生不同業報現象。

  可喜可賀,貴堂四度奉旨著作因果理論之寶書,且由 南無觀音菩薩主
筆著造,在人間道場,有此殊勝緣機者,雖尚不知是否將無來者,但卻屬前
無其例;此當為貴堂領命之殊勝,及神人用命有關。但其重要關鍵,應屬貴
堂正鸞勇筆之堪受天命,有絕對之因素。

  今大命再頒,書已將行著作,因果雖為人人可以朗朗上口,但其精闢理
論之所在,雖佛門高僧,以迄修行有素之人,尚未必可以了然於胸,更遑論
闡述明確,啟迪諸眾根器有緣眾生。

  故,書之著,天人慰甚,欣喜於人間眾生有幸,將再沾沐菩薩慈悲。於
書前,吾謹言以贊,並為勉眾生。是為序。

南無寶生佛 序於懿敕拱衡堂

天運歲次己丑年三月廿三日

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 降 

 為《因果命程定論》作 序

  偉矣哉!鸞門奉旨著作寶書,再添佳話一樁。

  因果雖是修行之人朗朗上口,然則知其意者已少;而澈其所以然者,更
是少之又少。有其因緣,即是肇其前業,乃至結成其報,雖然三教合闡多有
著述論其來龍去脈,唯,因果所糾纏之報象,卻非三言兩語可以盡述其詳。

  可喜貴道場荷蒙天眷, 觀音菩薩慈悲降賜揮鸞,藉砂盤木筆,字字句
句加以闡述牽引串連「因」與「果」之現象。廿年間已有三部因果書問世;
其壽世牖民,影響所及,由貴堂道脈衍傳、善眾護法則可見。可以媲美此一
洛陽紙貴之《三都賦》,使眾善因得寶書而能親近道場,進而開解因果報業
;不只挽救有形生命,尚且及於無形慧命,功德無量也!

  今再開著新書,當可為眾生深釋疑結,並可謂普化蒼黎再建新里程碑。
際於書之初著,吾乃略抒感言以誌篇前,以與眾生共勉。是為序。

大成至聖先師 序於台疆懿敕拱衡堂

天運歲次己丑年四月一日

觀音菩薩 降  

 自序

  荷蒙 昊天深眷畀命著書,此乃末法眾生之福音,福報深厚。貴道場已
有三部因果書頒行普化,今日著造《因果命程定論》,將會有別於前三部之
立論。

  因果雖然廣泛於眾生之生命過程,但其主要架構仍不外「因」與「果」
而已。是故,眾生在人生際遇中,任何起伏順逆,當然悉皆受制於前因,乃
形成後果。

  之前,書之立論側重於因果討報,而眾生產生身體報業之病象;今書將
著重於人生運程種種現象之因果牽聯之癥結,以利眾生在人生過程中可以因
果解開而達到順境之運程。

  書已將開著,荷蒙諸天聖佛賜序以光篇幅,吾不揣冒昧簡書前言以為眾
生解說,是為自序。

南無觀音菩薩 序於台疆懿敕拱衡堂

天運歲次己丑年四月一日

觀音菩薩 降 

第一章 命運與因果

  所謂「命運」,佛、道不同解讀。佛家以眾生屈服於命運之下,乃謂消
極,並非面對人生積極與正確之方向。然而道家以宿命論,無為清淨,乃是
超越命運之上。換言之,佛家有鼓勵眾生正面迎戰命運之起伏、曲折;而道
家較有認命,以此謂之人皆有命,莫過強求。

  吾以為,佛、道論斷悉皆正確。命者,我人之生息也,涵蓋生命過程,
七情六欲以迄喜、怒、哀、樂等等心緒情緒之牽引變化。縱然萬般皆定數,
半點不由人;但人之積極作為,卻可以從困境轉化而顯現解圍端倪。道家不
與人爭,並非消極,只是將此不爭提升為修養最高境界,畢竟凡人根器不如
上聖賢者,因此在面對命運之波折,甚至噩運等等,不免有所尤怨;根器較
佳者,猶能面對命運,奮力一搏。

  我人與生俱來,悉皆有其福善及舛惡,縱然一生落地即入乞家,而其食
、住、睡、穿雖不如尋常人家,但亦屬維生所需,亦有最基本之福善所在。
所以眾生悉皆銜蘊果報而來,因此人世間即是果報場。眾生應有此體認。既
然因果涵蘊其內,則未來之發展,當然因果即是最重要的關鍵。換言之,投
入官富人家,必有其夙因之洪福;投入貧賤人家,必有夙因需償之業,因此
「命運」之代名詞即「因果」。此亦「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之所自。

  吾今著作本書,不似前三部以眾生身體病象為主,反以人生運象為主軸
,故開章明義,首先闡明「因果」與「命運」之關聯,以備後續述論中使閱
讀者易明瞭,而有所得。

觀音菩薩 降 

第二章 運程之靈數

  何謂「運程」?簡言之,即是我人一生之曲折順伏,諸般際遇;何謂「
靈數」?簡言之,有人云及,並且相傳廣泛,如娶妻前、生子後運勢會較旺
,有其事否?有之。亦有相傳,人在三十九歲,會有較大災厄,是否有其事
?有之。此即為靈數!然則,是否一定如此?答案是未必。

  所以,人之一生運程靈數,是有影響,但關鍵卻在因果運程之揚起─諸
事順遂。主觀上必須有其各人因果業緣,在此際較無不善,所以較無干擾,
亦即上述中較有喜事之際,增強其自身旺運之靈數。三者陽數,九者極陽之
數,因此人在三十九歲多有運程低迷晦暝之象,因而牽引較多不善因果業力
,當是自然而然雪上加霜,較有不佳之運程。

  不過,靈數之動力,除天生極陽之數,對於我人影響較大之外,其最主
要動力,來自於因果所呈現善福或惡禍。換言之,此人若是帶厚澤福德,雖
在靈數較不佳之際,仍可以因有貴人助力而逢凶化吉。易位而言,此人福澤
不夠,縱然在喜事旺運之際,卻有因果祟礙,導致凶禍。

  唯,眾生對於人生運程以及靈數之認知,不該流於負面消極,吾將之專
章闡述,是要眾生明瞭其相互牽引之動力關聯,使眾生知之而無懼,可以因
無懼乃得積極破除轉換。

觀音菩薩 降

第三章 福祿之分際

  佛云:「眾生悉皆平等,乃各具佛性」。此為眾生性靈之中含蘊佛種子
,可以修証而成就,故眾生平等。

  在因果之立論,眾生亦悉皆平等,種因得果,無人可免。然則,在人生
過程之際,生命存續仰賴衣、食、住、行,舉凡消耗於維持生命所必須之能
量,與各自與生俱來之福祿,息息相關。所謂與生俱來,即乃眾生初入娘胎
之際,即已有在命程中帶來之福祿。所以,常有人云及此兒旺父蔭母,甚至
會有助旺家運等等之語。又有人初生之際,排其命盤,謂之帶有財庫,或者
帶有厚福,諸此種種,意謂眾生悉皆在此人世間享有福報。

  昊天至仁!縱然淪入畜道,或者投生乞門,自幼貧困,多受欺辱,然而
,吃、食維持生命點點滴滴;水、火、空氣無不是眾生享受大自然之賜予,
亦即生命之福報。但是,為何有人生來備受呵護、無微不至?甚至於嬰幼兒
之時,已如掌上明珠,予以最高之疼愛及物質之享受;有人卻生來即苦難、
貧困,不但親長無力疼愛,甚至成長過程備受白眼,可謂坎坷人生。其分際
即在投生之際,所帶福祿深淺;而其分判即是各自累世因果、善福,或者惡
禍之比重。淺而言之,有人累世間行善較少,惡行較多,然而罪又不至淪入
畜道,或者判入阿鼻無間獄,所以在轉生人道之時,其善輕乃使帶福薄,故
在出生娘胎而後,福祿又逐日享受而減少,故其人生乃乖舛多、順利少。反
之,夙世之間善行多,但又未足超証神道,故其投生之處,必然較為慈祥之
親長、富裕之家庭,在人生過程中,則多善福、順利情境,縱然偶有惡業顯
現,亦能得貴人善緣相助,逢凶化吉,甚至無災無難。

  綜此而論,世人當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其來有自。當然,既
來之,則安之。我人能得投生人身,必有基本善業福慧,無需尤怨於既往之
造業,當著眼於未來之積善、增福。

觀音菩薩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