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傾向者如何自救

2010041810:00

全世界每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身亡。在中國,每兩分鐘就有1人自殺身亡,有8人自殺未遂……
——世界精神衛生組織

也許在回憶往事的過程中,你一直有輕生的念頭,嚴重的程度已經超過了你自己的控制,你對自己說:「因為你抵抗不了這種衝動,所以你根本就無法過關。」

但是,生命裏總有些賜予你力量的東西,你值得期待,你需要重新開始計畫,也就是說,你決定要活下去。

有時候,你心情低沉得想了斷生命。痛苦如此之深切、自我憎恨的感覺如此之強烈、恐懼又如此的鮮明,因此你真的不想活了,這些情感都是千真萬確的,請不要去否認它們的存在,因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還有一項基本的要素法則是:不要遵照這些感覺來行動,覺得你有受摧殘的感受沒有關係,可是傷害自己則是不可行的。

許多人在心理治療的某一階段裏會有尋短見的傾向,但是這些倖存者們的描述可以向你擔保,活著絕對值得。

我們業已失去了許多許多的人。有無數的受害者——成人和兒童皆有——在缺乏適當的支持之下,再加上絕望的心情,竟步上了自殺一途。我們承受不了還有更多的人要犧牲,我們負擔不起失去你的事實,請記住,你絕對值得我們的珍惜。

這一切都要花時間來度過。在心理治療的旅程中,千萬不要自殺,要找人協助!如果第一次碰到協助無效,再接再厲,再去找別人幫忙,千萬不要放棄。當我難過得想要尋死時,你真的很難想像自己還能有其他的感受,可是,你其實可以的,而且它也真的會出現,恰如一名重生者在她的日記中寫道:

我恨生命!我恨我自己,我恨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我想要匍匐進入黝黑的大地,把自己全部遮蓋起來。我恨我必須回憶過去,恨自己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經歷虐待的事件,如此才能拋開它、找到新生命,我為什麼應該再活下去?我怎麼知道以後不會有更多的痛苦?何以每個人都要我努力不懈,朝著未知與不解的方向奮鬥?

而我卻照著做下了。我內在一定是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因為它僥倖逃過三次重大自殺念頭,以及多次失望與絕望至穀底的經驗。然而,它卻依然存在,讓我繼續走下去、叫我工作、慫恿我去回憶並反抗內疚,讓我生氣、大哭、有感覺、並且分享……分享……再分享!還把我推向那未知的地方,而他們稱它為生命。

請再讀一遍這有關憤怒的篇幅。從小你被教成把憤怒往內吞,以至於當你覺得消沉黑暗時,只想到一死百了。你的內在存有憤怒,而你必須重新將這份怒氣集中到那些曾在小時候深深傷害過你的人身上,你的自我怨恨自然會消退,你會想要維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毀掉它。

如果你開始覺得想輕生,或不得不傷害自己時,趕快尋求協助,你若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舉止,可以打電話給心理輔導員或朋友,打電話向當地的預防自殺熱線求助。(在你需要時事先確定好電話號碼。)

感覺會自然消逝。你也許以為情緒會吞噬你,讓你完全招架不住,但是你可以學習如何等著讓它們消失。這就如同一場艱苦的生產,陣痛的女子以為她實在受不了下一波的宮縮,可是她卻熬過來了,然後痛苦就過去了。

每次,只要你能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承受情感的煎熬;每次,只要你能讓自己安全、伸手求救、在折磨中善等自己,那麼就會逐漸建立起一點點武士的精神。

如何自救——

營造安全的環境

在家中營造一處安全的角落,這個主意頗佳,這一處是在你受驚嚇時,可以前往的地方。先和自己約法三章,只要你人在這一角,就不會傷害自己或他人——你會很安全的。並且協議好,如果你開始覺得失控,並且擔心自己可能採取某些行動時,你一定會走到那一塊區域,待在那裏,慢慢地呼吸,直到情緒消失為止。

你的安全場所可能是位在樓梯間的窗戶旁、你的床上、或者最愛坐著看書的那把椅子;或者,也可能是某一藏身之處,任何人也找不到你。有位婦人整晚睡在衣櫥內的鞋子上面,這是她從小安慰自己的方法,因為她實在找不到一處安全的地方。

改變環境

有意識地改變你的環境偶爾也可能將你一下子抽出恐慌的心情。這可以只是單純地離開臥室,走到廚房給自己泡一壺茶,或者可以離開家裏,在街上走一圈;你若走到大自然裏,仰頭望望星星或樹木,可能會讓你眼界大開。

有時候,造成你心神不寧的原因是,感官上受到提示而回憶起過去的虐待情景;某一種特定古龍水味道、某人說話的語調、粗棉布摩擦的聲音,皆可能引發了實際的不安。

向外界伸手求助

有時在你最迫切需要的時候,你反而最難開口求救,但是,給你自己一絲善意的催促吧!打破孤立無助的模式。你若和一名可以信賴的人相處,可以要求對方抱抱你或摟著你。你若是獨自一人的話,打電話找人談天吧!事先安排好應付這些情況的點子;如果你正好陷於驚慌的處境,你有時會感到分外孤立,不太肯定會有人願意瞭解你的心情,所以就任孤單來支持你吧!

假如你有參加支持團體或者正進行治療,打電話給支持團體的成員或你的治療師。與某位朋友定訂契約,表示在需要協助時彼此可以互通電話。也許這是你想動手做的最後一件事,不過,提醒自己明白,這種協定只為了應付這類狀況而定,而且這種想法確實很不錯(即使你記不得原因何在了),然後拿起電話,撥號碼吧!

人身難得,更何況只不過是業報身,六感[眼耳鼻舌身意]感受之身,這感受可長可短,可大可小,到最後終究要歸於空。何必想不開? 世人要多修行呀
(轉自學佛網:http://big5.xuefo.net/show1_29283.htm)